三人篮球茁壮成长,它为中国男篮开拓了一条新路

_0
_1
_2

2019肯德基中国中学生3X3篮球联赛全国启动仪式举行。

“三人篮球培养了我更好的体能、对抗和临场判断能力,未来我会继续练三对三,当然,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往五人篮球发展。”

上个周末,在2019肯德基中国中学生3X3篮球联赛全国启动仪式上,东莞四中的明星中锋张明池在赢下揭幕战后,说出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有意思的是,就在张明池“统治”的那片球场边上,姚明带着重病出席了活动并坚持看完了整场比赛。

事实上,当中国男篮在半个月前的男篮世界杯上丢掉了“直通奥运”的门票之后,三人篮球的话题被再次拾起。

从亚运会上“草根球员”代表中国赢得金牌,到三人篮球女队首次赢下世界冠军,它的迅速成长和壮大,不仅仅成了中国篮球在明年东京奥运的希望寄托,甚至会在更远的未来成为中国篮球整体进步的一个助力

300万人口“塔基”,反哺五人制不是空谈

作为街头篮球最普遍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三人篮球在国际正式舞台上亮相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它那段如“灰姑娘”般的故事却刺激着无数热爱篮球的年轻人:

从街头的“野球”到奥运正式项目,从全球各地的“草根赛事”到国际篮联(FIBA)都为它搭建正式联赛。

在中国,三人篮球的发展和进步速度也同样让人惊叹。

一组中国篮协的官方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已经覆盖超过230座城市,参与总人数接近10万人;而像肯德基三人篮球活动这种在中国持续16年的项目,在2018年就已经覆盖近5000所学校,累计吸引球员超过260万。

按照这样的统计数字相加,在中国,光是三人篮球项目的参与人数就已经接近了300万人

“这些数字我相信是真的。”说起中国的三人篮球人口,中国篮协三人篮球部部长柴文胜曾经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得益于这些赛事踏踏实实的工作,现阶段的三人篮球才会不一样。”

更多年轻球员的加入,带来的是中国篮球更扎实的“塔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不仅仅是中国三人篮球继续前进的动力,甚至可以成为“暂时处在困境”中的五人篮球重新振作起来的助力。

“我是从去年参加肯德基三人篮球赛之前才正式接触的,我感觉这种比赛方式更能培养我的对抗能力、体能和临场判断。”身高208CM的张明池之前一直打着五人制篮球,直到他走上三人篮球的赛场,他才发现了自己更大的提升空间。

“因为没有教练在场,完全都要依靠自己判断,在非常快的节奏里,无论打进没打进,必须在第一时间寻找自己的防守或者进攻站位。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篮球在这届世界杯上暴露出的问题——与欧美球员的身体对抗差距颇大,体能依旧不足,而且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总是出现判断上的偏差和失误……

而张明池的那句“未来我可能还会希望往五人篮球发展”,其实也是他甚至是更多如今投身三人篮球项目的年轻人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由三人篮球的锻炼,在五人篮球有更好的突破。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姚明主席带着重感冒坚持出席了肯德基中国中学生3X3篮球联赛的启动仪式,他并没有代表中国篮协上台发言,但是却坚持看完了两场比赛,并且时不时和身旁的柴文胜部长交流着什么。

愈发完善的体系,刺激着职业球员和“草根”

依靠大部分是“草根”支撑起的三人篮球真的可以反哺中国五人篮球吗?至少从三人篮球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整个体系的持续完善看来,这样的路越来越可行。

其实早在一年之前,柴文胜部长就强调过,整合全国的各种三人篮球民间赛事甚至是建立起三人篮球的职业联赛,已经是在中国篮协的计划之中了。

“篮协也在考虑将一些民间赛事以联合组队或者冠军队晋级精英赛的模式融合入‘我要上奥运’的大区赛之中,并且辅以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赛事拥有不同的参与规模以及不同等级的裁判。”

进入第16个年头的民间赛事肯德基三人篮球在今年的改变和升级就是最好的实践。

今年,这项赛事更名为“2019肯德基中国中学生3X3篮球联赛”正是将原本的肯德基三人篮球赛和原本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下称:中体协)主办的中国高中男子3X3篮球联赛融合在了一起。

一项拥有口碑和球员流量的民间赛事牵手一项拥有官方背景的权威联赛,两者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号召力自然会对所有的年轻球员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毕竟,在这项赛事里决选出的年度全国最强青少年三人篮球队伍将有机会将被吸纳参加全国训练营,接受专业培训,磨炼提升自己。

正如中体协主席薛彦青所说,“中国中体协与中国篮协、肯德基中国一起,充分发挥各方自身优势,在职业联赛衔接、运动员培养、赛事市场化等方面实现最好的平衡,也为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的发展道路提供新契机。”

除了更好的联赛,更加完善的三人篮球制度保障也会是未来有机会反哺五人篮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4月初,国家体育总局宣布调整和新增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三人篮球就位列新增的11个项目之一。

按照标准规定,三人篮球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等称号需满足的赛事类型、名次等条件,如奥运会、世界杯第一至四名队伍的4名运动员可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其中也包括全国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12队、条款中“参赛”指报名且上场比赛等细则。

“这是机遇也是责任。”柴文胜彼时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强调,五人制与三人制篮球并没有不能兼项的规定,虽然不主张兼项,但这也就意味着三人篮球和五人篮球可以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青少年对于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等级证的需求比较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专业队的球员来说,获得健将与国际健将的称号也有难度,现在这个平台对于关注自己人生前途、职业规划的专业选手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目标东京奥运,它能弥补五人制的遗憾吗

当然, 三人篮球能不能真的成为中国五人篮球的一股助力,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但至少,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当中国男篮徘徊在困境之中,三人篮球成了这个艰难时期中的一丝微光。

从“草根球员”代表中国在亚运赢得冠军,到女队在世界杯决赛中击败匈牙利夺冠,中国三人篮球在世界舞台上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按照国际联赛规则,截止到今年11月1日,在积分榜上位列前三位的国家,将会和东道主日本队一起获得直通东京的入场券。

目前中国三人篮球男队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力压美国;女队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而23岁以下的男女队都位列世界第二;18岁以下的男女队更是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一……

在柴文胜看来,只要保持住目前的积分,直通东京的形势还是比较乐观。

“女队还是比较有把握,有条件的话要冲击奖牌,男队也会尽全力,期待可以拿到两张奥运资格入场券。”柴文胜在不久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身体条件来说,不是很吃亏,但是欧洲强队的技术和对三人篮球的理解比我们要好。”

如今,中国篮协对于三人篮球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前景表现的很谨慎,毕竟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上签”的一种盲目乐观成了前车之鉴。

“我们想在东京奥运会上有一番作为。”这是柴文胜许下的决心。而三人篮球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或许不仅仅是冲击东京奥运的领奖台这么简单:

从整合比赛资源,到培养年轻球员,再到组建职业联赛,三人篮球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中国篮球的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