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负荷的多模态监控模式及实践策略 心脏康复网—心脏康复领域专业学术平台

_0
_1
_2


3.1 外部负荷监控方法实践策略

 

外部负荷具有非侵入性优势,适用性较广。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等量的外部负荷施加在不同的运动员上,由于各自的训练状态、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和遗传等因素的不同,其内部负荷和适应性反应可能各异。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时,应将外部负荷监控数据作为参考,并结合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实际反应以及其他各类因素,全面评估运动员的训练适应状况和竞技能力发展水平。

 

3.2 内部负荷监控方法实践策略

 

3.2.1 生理生化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发生的生理和生化变化是对训练负荷的直接响应,这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应激能力,还表明了其对运动刺激的适应性。通过监测特定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研究人员和教练员能够准确评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并据此优化训练计划。

 

策略建议:1)选择适合的指标:尽管生理生化监测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但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理和生化指标。2)多次测量:大多数生化和激素指标需要多次测量以达到**效果。这可能需要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并且数据分析过程可能较慢。3)设备和采集流程标准化:设备和采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会影响测试结果。例如,便携式血乳酸仪和实验室血乳酸仪在测定血乳酸值时可能存在偏差。4)考虑测试的影响因素:采血测试的侵入性可能会导致应激激素水平升高,进一步影响测试结果。运动员在测试时的情绪和社会环境也可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5)考虑昼夜节律的影响:一些激素(如皮质醇和睾酮)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6)全面评估:需要结合运动员的体能测试结果、外部负荷监控数据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全面评估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生理反应。7)心理状态的了解:通过一对一交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个人感受,确保他们在**状态下参与训练和比赛。综上,在实践中,教练员等需要理解生理生化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或手段来改进现有的测试和评估程序。同时,也要认识到生理生化指标仅是评估运动员训练效果和调整训练负荷的一个方面,必须结合其他信息,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个体感受以及其他相关的测试和监控数据,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需要。

 

3.2.2 心率

 

基于心率监控的训练冲量(Trimp)是评估运动员训练负荷的重要工具。通过综合考虑训练时长、强度和心率等多个因素,Trimp为训练的整体负荷提供了一个量化指标。这使得教练员和运动科学家能够详细描述和评估训练计划对运动员表现的具体影响。

 

策略建议:1)模型选择:选择适合特定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个体差异的模型。Banister(1993)的Trimp模型和Edward(1994)的训练冲量算法主要适用于耐力主导和心率变化显著的项目,如自行车;Manzi(2009)提出的iTrimp算法更适用于长跑和需要持续长距离奔跑的球类运动,以及非竞技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监控,也适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Stagno(2007)的Trimp算法则专为团体项目设计,特别是那些涉及大量长距离奔跑的项目,如足球、曲棍球和冰球等。2)实时监控和记录:通过定期监测和记录运动员的心率,可以精确评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3)认识局限性:心率受日间变异性、环境、训练时间、海拔等多因素影响,且可能存在设备滑脱等导致的监控间断和数据丢失。此外,在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增强式训练中,心率可能并不是**的训练负荷衡量指标。4)结合其他监控手段:在利用心率监控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如生理生化指标等监控手段,进行训练负荷的全面评估。5)比赛中的应用:在比赛中,由于设备使用的限制,心率监控方法可能无法实施。此时,教练员需要更多地依赖运动员的感觉和经验,以及对运动员状态的判断。总体而言,基于心率监控的Trimp的实践策略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训练的特点、监控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以及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3 HRV与HRR

 

实时监控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既关键又具挑战性。HRV和HRR是评估训练负荷和身体应激反应的常用指标。尽管它们提供了宝贵的生理数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解析以确保有效性。

 

策略建议:1)设备选择:监控HRV和HRR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如Garmin、Whoop和Omegawave等。一些设备能实时追踪和分析HRV和HRR数据,选择合适的设备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关键一步。2)考虑运动员的舒适度:教练员应综合考虑设备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必要时调整训练方案和设备选择,以支持运动员能在**状态下训练,同时获得准确的生理数据反馈。3)数据反馈的滞后性:一些设备(如Omegawave)在训练前后进行的测试虽能提供全面的生理数据,但反馈不适合实时监控,更适用于长期训练效果评估。4)处理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如高成本、数据传输中断和数据丢失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练员制定应对策略。5)理解和应用数据:HRV和HRR数据相对复杂,教练员需具备专业知识来准确解读HRV和HRR数据,以便合理调整训练计划。6)以运动员为中心:在选择和使用设备时,应以运动员的健康和训练效果作为中心,优先考虑其舒适度和设备的易用性。避免仅为了监控而设计训练。综合来看,选择和使用HRV和HRR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运动员的具体需求、设备性能及功能,并结合教练员的专业知识,以实现有效的实时训练负荷监控,促进运动员健康和表现提升。

 

3.2.4 session-RPE

 

session-RPE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心理自我感知的简便训练负荷监控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可以用于量化训练负荷、设计阶段性训练策略、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和预防运动损伤。

 

实践策略建议:1)session-RPE能提供关于训练强度和累积疲劳的信息,适用于日常训练的负荷监控,已被足球(Marynowicz et al.,2020;Roy et al.,2020)、篮球(Clem-ente et al.,2020;Ferioli et al.,2021)、橄榄球(Lupo et al.,2021;Weaving et al.,2014)、排球(Debien et al.,2018;Mendes et al.,2018)等球类项目所采用。2)session-RPE有助于教练员从主观角度了解运动员在各种训练模式下的内部负荷并进行即时调控,通过跟踪周期性训练和逐步优化训练阶段,使运动员的适应性和表现最大化,同时降低受伤的风险。3)对于技术动作复杂、使用穿戴式监控设备受限的项目,如对抗性、技巧性和搏击类项目,ses-sion-RPE是一种适宜的训练负荷监控方法。4)尽管ses-sion-RPE使用简单,计算方法简洁,并能进行个性化监控,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依赖于运动员的主观感觉,可能出现主观报告的RPE分值与实际存在差异,另外填写量表的时间、运动员对训练的回忆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为了有效使用session-RPE方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记录,建立符合运动员个性的训练负荷数据平台。

 

3.2.5 调查问卷与训练日记

 

主观自我报告的监控指标主要揭示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心理响应。这些数据帮助深入理解运动员如何应对训练压力,帮助教练员根据反馈调整训练计划,以避免运动员从急性疲劳进展到过度训练综合征,从而保持训练效率和运动员健康。

 

实践策略建议:1)多种主观量表结合运用:综合运用多种主观量表,如幸福感问卷(Watsonetal.,2018)、运动员日常生活需求分析(DALDA)、竞技状态焦虑量表-2(competitive state anxiety inventory-2, CSAI-2R)和奥维耶多睡眠问卷(Haischer et al.,2021;Olsson et al.,2021),以全面评估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睡眠的影响。2)从社会或环境因素分析: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以获取生理和心率监控之外的信息,更能深入理解运动员的训练经验。3)持续广泛记录运动员的主观反馈:基于问卷调查和训练日记的主观自我报告监控是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方法,它适用于所有运动员,无需专门的设备和条件准备。由于主观影响因素较多,短期的跟踪记录,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影响、训练生活习惯等的反馈偶然性较大,导致判断的准确性差。长期的记录有利于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反馈的判断。4)结合客观指标分析:单纯的主观自我报告有时无法完全揭示背后的具体问题,例如某些生理状况。因此,结合使用心理和生理的监控方法能提供更全面的视角。5)与运动员建立良好信任的关系:建立与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也至关重要,以征询到准确的自我报告。6)保证量表内容的解释及表达的准确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文化和语言差异,量表内容的准确解释和表达尤为重要,以实现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2.6 睡眠

 

运动员应被鼓励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的睡眠时间和感知到的睡眠质量,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此外,监控运动员在训练前的睡眠状态,可以预测他们对训练负荷的刺激反应。而对训练后的睡眠进行监控,可以衡量训练负荷的大小以及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程度。无论何种运动项目,睡眠监控都可以运用在训练负荷的监控中。尤其是通过日记记录和自我报告等简单的监控方式。

 

实践策略建议:1)考虑新设备的限制:虽然新兴的睡眠监控设备(如智能手表等)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数据,但因成本和舒适度等问题,可能不适合广泛应用。2)理解监控的挑战:虽然睡眠监控不能直接反映训练负荷,但能间接提供相关信息。考虑到个体差异,收集基线数据对于理解运动员的训练响应至关重要。总体而言,通过合理运用和优化睡眠监控,教练员不仅可以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行有效监控,还可以通过改善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和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训练效果和比赛表现。

 

3.2.7 EEG

 

EEG对训练负荷的监测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尤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如射箭、射击等。EEG能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捕捉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以及大脑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的反应和适应变化。

 

实践策略建议:1)选择适合的项目:虽然EEG适用于多种运动项目,它在要求高度技术和集中注意力的项目中,如射箭和射击,表现尤为出色,推荐在这类项目中优先使用EEG进行监控。2)考虑设备的限制:EEG监控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这可能限制其在所有运动员中的普及。此外,头戴式设备可能在训练中对运动员造成干扰,因此,EEG监控的理想场景是在实验室环境中或训练前后进行。3)与其他监控手段结合:虽然EEG可以提供关于运动员神经系统反应的重要信息,但并不应作为唯一的监控手段,而是应该与其他方法(如自我报告问卷、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等)结合使用,更全面地了解运动员的状态。总体上,尽管EEG监控存在一些实践中的限制,但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能够提供关于运动员神经系统反应的重要信息,这对于理解训练负荷的影响和优化训练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