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儿童感统训练游戏大全!在家练,不花钱!

_0
_1
_2




1

 

互动式投篮 (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2

一步1级上、下楼梯 (3-4岁)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

1.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

2.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

3.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

4.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

  1.  双手抬高给予协助。


  2.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

  3.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


    4. 撤消所有的协助。

3

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 (3-4岁)

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帮助给予:

  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

  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4

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 (3-4岁)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

  1.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

  2. 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

  3.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5

在10cm宽2m长的地面线条上平衡走 (3-4岁)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10cm宽2M长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

  2.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

  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 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 家长在孩子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

  4.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6

青蛙跳20cm的距离10次 (3-4岁)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

  2.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

  3.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7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保持平衡 (3-4岁)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

  2.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

  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8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3-4岁)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

  1.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

  2.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

  3. 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

  1. 足够的身体协助。

  2. 必要的身体协助。

  3. 偶尔的身体协助。

9

转椅游戏 (3-4岁)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2. 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10

做5次前滚翻 (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

  2. 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

  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

  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11

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2米外的地方而不掉(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

  2.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

  3. 改用乒乓球尝试。

  4.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

  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

  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12

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4-5岁)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

  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13

 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 (4-5岁)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的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

  2.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


  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14

 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 (4-5岁)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篮球。


难度设置:

  1. 只拍1次。

  2. 只拍2-3次。


帮助给予:

  1. 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

  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15

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 (4-5岁)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难度设置:

  1.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

  2. 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

  3. 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

  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

  2. 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

  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16

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 (4-5岁)

训练目的:动作企划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

  1. 先用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或者足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

  2. 开始时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3.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17

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 (4-5岁)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

  1. 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

  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

  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18

单脚向前跳5步(4-5岁)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

  2.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

  3.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

  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

  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

  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19

照镜子游戏 (4-5岁)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

  1. 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

  2. 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end·

—如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分享和在看

您的这一动作

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自闭症

从而关爱星儿和星儿的家庭




1个月开口,3个月说话

自闭症语言康复训练技巧

欢迎扫码咨询


2-8岁自闭症孩子

8岁以上自闭症孩子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