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旅居国外,大山教头用篮球为这帮留守孩子造梦

_0
_1
_2

日前,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女篮乙组的比赛中,一支皮肤黝黑的球队在众多参赛队伍中格外显眼,她们就是丽水代表队。半决赛中她们2分遗憾告负杭州,随后在排名赛力克劲旅温州,收获第五名。“我们出发前定的目标是打进前四,就差一点点。”教练雷华杰说。这支丽水队的主要班底,正是来自青田县的山口镇初中女篮。

提起山口镇中女篮这支队伍,在中学生篮球界可算名声在外:近几年,她们是活跃在省、市、县级比赛的常客,球队先后获得了ZSBL浙江青田县中学生篮球赛初中女子组八连冠、ZSBL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联赛(丽水赛区)初中女子组四连冠。近年来,球队从浙江省第八名以外,一路打拼到第三名,2018年更是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赛。去年3月,该校承办了ZSBL第十四届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联赛初中女子组总决赛并获得亚军,创造了山口女篮的历史最好成绩。今年7月代表浙江参加中国初中篮球联赛,获得全国第四名。出色的成绩背后,是姑娘们的努力,以及教练雷华杰的用心耕耘。

2011年,雷华杰从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成为了山口镇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篮球是他的工作和爱好。看着学校里孩子们对篮球的渴望,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组建了学校第一支篮球队。2013年,第一批队员小学毕业上了山口镇中学,但孩子们依然和雷华杰保持着联系。他们回校看雷华杰时,告诉他,初中没有篮球队,他们想念打篮球的日子,这让雷华杰感到十分触动。“两个学校距离不远,我可以兼顾。”为了孩子们的篮球梦,雷华杰决定在山口中学组建一支女子篮球队,自己担任指导,这一指导就是整整9年时间。

山口女篮是一支乡镇学校队伍,由于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因此队中有三分之二的队员都是父母常年旅居国外的留守儿童。除了上课学习外,篮球就成为她们最亲近的朋友,尽管学校条件简陋,总面积还没有很多球队的体育场大,只有两片室外篮球场,没有室内篮球馆,也缺乏训练器械,条件很艰苦,但姑娘们能吃苦、肯努力。“我们长年累月训练,基本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雷华杰告诉记者,周一到周五,姑娘们每天下午放学以后练两个小时,周末上午、下午各练三个小时。到了节假日和寒暑假,每天都是六个小时左右训练。“我们这些孩子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弥补。”在雷华杰的带领下,山口初中女篮成为一支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球场劲旅。

不仅如此,在青田县少体校校长朱振华和体育局领导、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孩子们的训练条件有了改善:“现在有了营养餐补助,吃的好了一些,到了比赛季和一些时期都会发服装。”雷华杰还介绍,学校原本露天的球场已经盖起了一个棚,晴天能避免暴晒,下雨天也能训练了。

15岁的陈乐乐是山口镇中学女篮队的队长。由于父母常年旅居意大利,懂事的她不仅要兼顾学习训练,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从四年级就开始学习篮球的她,在一次次训练、比赛中成长,慢慢从单纯的兴趣发展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很享受篮球,参加了篮球队我就要坚持下去,以后我想从事篮球相关的职业。”她说。在雷华杰眼中,身材偏瘦小的陈乐乐就是整支山口女篮的写照:身体不占优势,但通过努力训练不断提高,最终成为可靠的球员。不仅仅是她,队中包括李思琪在内的几位球员在省运会赛场的表现,都得到了浙江女篮教练何苹的认可和称赞。

打篮球不仅仅带给孩子们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也让她们有更好的机会走出大山读书。“我们这里毕业的孩子一般都能上那些有篮球特招的一些学校。比如本地的有丽水中学,周边的有温州中学这样的学校。”而更早一批从队中走出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雷华杰骄傲地告诉记者,老队员中有的在山西师范大学读书、有的在浙师大的,还有在南京师范大学,以后可以当体育老师或是教练,继续篮球之路。“有些队员暑假就会回来,帮忙跟我们一起来带这些学妹训练,也算提早适应工作吧。”雷华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