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退出CUBA,别让热爱篮球的孩子寒了心...



第23届CUBA北京基层赛报名结束,北京体育大学未提交报名材料,失去参赛资格。
弃权的荒唐原因老爹不多描述,能确定的是,下赛季的 CUBA 我们看不见北京体育大学了。
从陈伟强、赵志忠,到一个月前成功进入 CBA 的刘毅和杨皓喆,老队员陆续离队,北体像航空火箭一样,组件在升空过程中一路脱落,却越飞越高。
2016-17赛季,北体第一次参加 CUBA ,折戟分区赛,获得东北第九;
第二年他们卷土重来,位列东北赛区第六,首次进入全国赛;
2019年,东北赛区第五,在全国赛刷新**成绩;
2020年,在刚结束的第22届 CUBA ,北体再次突破自我,成为全国16强。
有些球迷不太理解北体作为国内最顶尖的体育院校,为什么 CUBA 成绩并非名列前茅。
老爹简单举个例子,北大和北体大,你会选择哪所学校?
虽然球队招生多为单招甚至普通生,不如其他重点高校有优势,但还是有球员为了“北体”和“CUBA”来到这支球队。
高中时的刘毅把 CUBA 写在了课桌上
因为北体永远不缺追随者。
上赛季球队换血,刘毅、杨皓喆、吴坤达成为老大哥,也迎来了杭州四中程鑫凯与清华附中的鲁骜等优秀苗子的加盟。
当梦想匹配上北体,光想象就注定是一件疯狂的事。
都说北方球队人高马大,北体却是死亡五小,一点“不北方”。他们没有绝对天赋,靠的纯粹是拼,靠的是其他 CUBA 球员口中的“北体打球不要命”。
老爹亲眼见到,今年 CUBA 四强的某支球队在训话的时候,教练告诉队员:
“我们要学习北体的坚韧。”
这是一支特点极其鲜明的球队,他们眼里似乎不存在困难,一旦踏上球场就狠心咬牙。不论对手多强,北体都意味着无限可能。
在 CUBA 这几年,北体从没怂过。
21届东北赛区,对战东道主北大,北体每个位置比对方矮至少半个头,在第一节和卫冕冠军打出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在球场上被侵犯也不动肝火,重重摔在地上后就立马站起来,像个战士一样迅速投入战斗。
他们与山东农业大学苦战2加时,
陈伟强在一次2打1的上篮未能命中后,狠敲自己脑袋,
随后和杨皓喆打出神奇表现,赢得荡气回肠。
在杭州打全国赛,面对中国民航大学,郭紫昊赛前坚决放话:
“如果让贾明儒得超过20分,我跑回北京。”
22届北京基层赛,是老爹第一次去北体看比赛。
球迷们挤满大鹏馆四号场,见证主队送上北大的两年首败,队员们没有让到场支持的同学们失望。
吴坤达抢劫式防守
刘毅超级拉杆
杨皓喆空中喝茶
来到全国赛,再次面对上届八强中国民航大学,
杨皓喆读秒时刻连续2记关键三分,帮助球队锁定胜局。
他们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刘毅在最后一场比赛面对太理拼光子弹,拿到39分,他说:
“我无怨无悔,毫无保留的为北体大付出了全部。”
前有泥沼,后有余埃。
北体球员一直做的,就是向死而生,在途中汲取营养,带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燃烧,再上路散播能量。
这些队员真好啊,好到老爹认为他们值得被偏爱。
每次我们结束采访,北体的球员一定会礼貌道谢。奔波在人来人往的赛场,他们会在大老远就主动向忙碌中的工作人员问好。
做好赛场上与赛场下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不给北体大丢人。”
早年北体篮球训练馆写着十六个字——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团结一致 顽强拼搏”
这是北体篮球的内核,影响了许多刚入学的懵懂小孩。
但在唯成绩论后,学校选择暂时将它眼睛闭了起来,把篮球馆改为网球综合馆,这些字也不见了。
在网络上唯一能搜索到这座老篮球馆的相关资料,是2001年的杂志月刊《父母必读》,那篇文章叫《篮球改变了我》。
北体人爱篮球,也需要这支篮球代表队。
“其实在北体这个比较特殊的学校,我们这个没有高水平运动队身份男篮成绩好像确实显得有些暗淡,
但是20届东北赛区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
我和一个哥们儿在食堂里看北体打吉大,晋级全国赛关键战——开头就我俩抱着一个手机断断续续地看,到最后终场哨响北体获胜,我们面前的这个小手机周围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全是脑袋。”
去年从北体毕业的徐一丁回忆道:
“就是这支星味儿并不太足但是打谁都拼尽全力甚至有点儿悲壮色彩的球队让我知道,赛场上并不是只有最后的冠军才最值得人们脱帽致敬。”
今年八月,北体止步16强,大二的袁兴隆在菜鸟赛季就能拿到场均20.2分,他发微博做总结:
“后面也是我们年轻队员顶起北体大旗的时候了
我相信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让北体争取走的再远一点
下个赛季加油!”
如今这一记血气方刚的拳头,成了对着空气拂过的空拳。
上赛季淘汰赛输球后哭泣的袁兴隆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北体球员从未临阵脱逃。
23届 CUBA 马上要开赛了,他们厉兵秣马却无法拔剑出鞘。
这是北体离开 CUBA 的第一年,未来会不会有第二年我们不得而知。但最绝望之际也是迎接重生之时,期盼这支承载梦想的球队在 CUBA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