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1.专业信息
专业代码:080902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所属学科:工学
专业类别:计算机类
2.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于2004年获批,2005年正式招生。现有专任教师现38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14人。教师队伍中具有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共35人,“双师型”教师18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本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建设专业,获山东省应用型名校建设工程立项。拥有软件工程实验室、软件工程与测试实验室、软件综合实训实验室等十几个专业实验室;建设了集中式虚拟桌面管理系统、OJ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综合实训平台等教学实训平台及大量案例资源等,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充分保证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开发、集成、测试、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5年后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培养目标2: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程素养,有解决实际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测试、服务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3:具有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项目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4: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实现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2.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实践和项目实施的基本训练,具备计算思维,能够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与互联网应用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领域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工作。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从事软件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用于对软件工程领域问题的符号表述、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
1-2 具备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表述、建模和求解。
1-3 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推演和分析,以及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综合。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相关原理,识别和判断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并用数学模型正确表达。
2-2 能运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原理,识别和判断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正确表达。
2-3 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设计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软件工程全周期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用于解决特定问题。
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 能够进行特定软件过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在软件系统设计中能够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相关原理和方法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相关原理,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解决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
4-2 能够根据软件工程相关领域中关键问题的特征,制定实验目标和方法,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选用、搭建或开发软硬件实验环境,安全地开展实验并正确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完成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问题的模拟、仿真与开发。
5-2 能够通过模拟与仿真结果观察、分析系统指标,并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软件工程活动的影响,能够说明与工程实践相关的制约因素。
6-2 能分析和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及其与软件工程实践的关系,能够说明工程实践可能会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软件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并在软件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责任。
8-1 具有正确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
8-2 理解软件工程师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以及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并能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和履行。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和承担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的各种角色。
9-1 了解软件项目研发、实施、服务中所涉及的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和人员,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具有综合他人意见,合理决策的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档、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观点,回应质疑,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了解计算机学科及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掌握一定的工程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与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能够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分析和解决特定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2在多学科背景下,能够判断软件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中涉及的时间及成本管理、质量及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解决。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适应技术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12-1 认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学习任务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
12-2 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更新知识和能力体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矩阵表
三、修读要求
1.核心课程
软件工程概论、Java程序设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2.学制及学分要求
学制4年,修满178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教育55学分,专业教育88.5学分,实践教育34.5学分。
3.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四、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1.通识教育(要求修读55学分,其中含实践15学分,选修15学分)
注:①本方案中所有课程名称须用规范的全称,且用汉英双语表述。②课程属性是必修的写“必”,限定性选修写“限”,任意性选修写“任”。
2.专业教育(要求修读88.5学分,其中含实践11.5学分,选修21学分)
3.实践教育(要求修读34.5学分,其中选修10学分)
五、课程学分学时统计
必修、选修课程学时学分统计
六、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表
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必修课程名称 |
毕业 要求1 |
毕业 要求2 |
毕业 要求3 |
毕业 要求4 |
毕业 要求5 |
毕业 要求6 |
毕业 要求7 |
毕业 要求8 |
毕业 要求9 |
毕业 要求10 |
毕业 要求11 |
毕业 要求1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M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M |
M |
M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M |
M |
M |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M |
H |
H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M |
H |
H |
|||||||||
形势与政策 |
L |
L |
M |
H |
||||||||
国家安全教育 |
L |
L |
M |
H |
||||||||
大学英语读写I-III |
H |
|||||||||||
大学英语听说I-II |
H |
|||||||||||
入学教育 |
L |
L |
||||||||||
军事技能 |
M |
|||||||||||
军事理论 |
M |
L |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L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M |
M |
||||||||||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
M |
M |
M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M |
M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L |
M |
M |
L |
||||||||
专业创新创业实践 |
H |
M |
H |
H |
H |
M |
||||||
劳动 |
M |
M |
||||||||||
应用写作 |
M |
H |
M |
|||||||||
大学英语提高课 |
H |
L |
||||||||||
思政选修课组 |
L |
M |
H |
|||||||||
体育(1--4) |
M |
M |
||||||||||
美育教育 |
M |
M |
M |
|||||||||
国际视野 |
M |
M |
M |
|||||||||
素质拓展 |
M |
H |
||||||||||
高等数学(一)(1) |
H |
M |
L |
|||||||||
高等数学(一)(2) |
H |
M |
L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L |
|||||||||
大学物理(一)(1-1) |
H |
M |
M |
|||||||||
大学物理(一)(1-2) |
H |
M |
M |
|||||||||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 |
L |
L |
M |
|||||||||
程序设计基础 |
M |
L |
M |
M |
||||||||
离散数学 |
H |
M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H |
H |
M |
M |
||||||||
计算机原理 |
H |
M |
H |
M |
M |
|||||||
操作系统 |
M |
H |
L |
H |
||||||||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M |
H |
M |
L |
M |
|||||||
计算机网络 |
H |
H |
M |
M |
M |
M |
||||||
软件工程概论 |
M |
M |
H |
M |
H |
L |
||||||
Java程序设计 |
M |
M |
L |
|||||||||
软件需求 |
H |
M |
L |
L |
||||||||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
L |
M |
H |
|||||||||
软件项目管理 |
M |
H |
||||||||||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
M |
H |
L |
|||||||||
Web前端技术 |
M |
M |
M |
H
|
||||||||
数据挖掘理论及应用 |
M |
M |
M |
H |
||||||||
Web服务端技术 |
M |
M |
H |
|||||||||
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
M |
M |
H |
|||||||||
手机移动开发技术 |
M |
M |
H |
|||||||||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
M |
M |
H |
|||||||||
Web应用开发框架 |
M |
M |
H |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M |
M |
H |
|||||||||
统一建模语言UML(任) |
M |
M |
M |
M |
||||||||
并行计算技术(任) |
M |
M |
M |
|||||||||
人机交互技术(任) |
M |
M |
M |
|||||||||
软件过程管理(任) |
M |
M |
M |
M |
||||||||
大型数据库技术(任) |
M |
M |
||||||||||
算法设计与分析(任) |
M |
H |
M |
|||||||||
编译原理(任) |
H |
H |
M |
M |
||||||||
C++程序设计(任) |
M |
M |
M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任) |
M |
M |
M |
|||||||||
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任) |
M |
M |
M |
M |
||||||||
计算机英语(任) |
M |
M |
M |
|||||||||
数值分析与MatLab(任) |
M |
M |
M |
|||||||||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任) |
M |
M |
M |
|||||||||
区块链技术(任) |
M |
M |
M |
M |
||||||||
动漫与游戏开发技术(任) |
M |
M |
||||||||||
计算机图形学(任) |
M |
M |
M |
|||||||||
软件前沿技术(任) |
M |
M |
M |
M |
||||||||
Linux编程(任) |
M |
M |
M |
H |
||||||||
大学物理实验 |
M |
M |
||||||||||
程序设计提高实验/问题求解策略训练(二选一) |
M |
M |
||||||||||
专业认知实习 |
L |
M |
L |
|||||||||
Java与数据库应用开发实践 |
H |
M |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
H |
M |
M |
M |
||||||||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 |
M |
L |
M |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
M |
L |
M |
M |
||||||||
软件分析与设计专业实践 |
H |
M |
M |
M |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
M |
M |
L |
M |
M |
|||||||
互联网应用开发专业实践/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开发专业实践(二选一) |
H |
M |
H |
H |
H |
M |
||||||
互联网应开发综合设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综合设计(二选一) |
H |
M |
H |
H |
H |
M |
||||||
毕业设计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七、课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