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训练文献综述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文献综述10篇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社,20002、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1);76-79.4、袁志斌、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90-92.5、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1-326、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53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8、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王正勇.我省高水平运动员常见损伤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18):119-120.10、 耿晓伟,郭戈
文献综述1000字范文
摘要:分级归纳了体育运动、体育艺术类项目、体育舞蹈中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根据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指出了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体能训练要根据专项特点,从专项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综述中讨论了体能的概念、体能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和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文献综述1 体能的概念熊斗寅在《浅析“体能”概念》中通过对体能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就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1)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赵志英、郑晓鸿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2)力。何雪德等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综合分析了众说纷坛的体能,认为体能可进行广义与狭义定义,但都仍有不确定性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文献综述
一、影响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分析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小学生的喜爱本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想象”与“现实”之间差的原因: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的是当小学生初次上体育课时,他们对体育其实并不生疏,因为他们已有在幼儿做游戏的体验和对周围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未来的体育课自然地理解成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学习,这与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有差别,如果此时教学再生硬勉强就会使这样落差徒然加大,使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体育感到生疏的失望,从而播上“厌学”的种子。此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体育还会不断产生各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