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院景|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在交出人生第一份重要答卷后
考生们即将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寻找自己的热爱与梦想
我们推出细说院景专栏
破除迷茫,坚定方向
帮助大家解答疑惑
选好学院和专业
细说院景,带你总览武体全貌
12期推文,带你预习武体时光
欢迎报考武汉体育学院
今天带你来看“运动训练学院”
01
学院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的前身为1972年成立的运动系,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8月,在原运动系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运动训练学院,系级建制。目前,运动训练学院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体能训练两个专业。运动训练本科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生,2007年被确定为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5年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获批首批全国一流本科“双万计划”专业。体能训练本科专业于2020年开始招生。目前,学院下设训练学、拳跆、游泳及举摔柔共4个教研室,涵盖田径、游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围棋及橄榄球等17个项目的教学。学院共有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54人,在校本科生近1700人。
运动训练学院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在新时期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内涵与质量。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的校训,结合社会需求及人才培养定位,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拓宽实习实训路径,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培养了一批在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各类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02
科学研究
运动训练学院特别注重学科建设,不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根据项群特点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近三年,运动训练学院集中专业优势升级了《篮球》国家级与《田径》《游泳》《乒乓球》省级精品课程为网络资源共享课、引入声光电一体化系统构建了《健身健美》多媒体课堂、制作《游泳》慕课、承担总局《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在线课程建设任务、新开选修课10余门,各团队编写教材近10部。系统引进了体能训练专业全套的国际化教材体系。
运动训练学院始终秉持体育实践引领科学研究的态度,利用和发挥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与地方需求,围绕项目攻关组建复合性团队。团队长期服务于跆拳道、激流回旋、皮划艇、高尔夫等多支国家队、多次参与省体育局及各地市州体育相关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的研究与编制、解决了多项体育管理及运动训练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近三年,各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03
专业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科技人文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独立思想能力,较强的现代体质健康理念与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项目技能及其教学、训练方法,初步具备运动专项科学研究能力,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在学校、运动队及俱乐部等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运动训练专业正引入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考核办法的闭环路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主干学科
主要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须修满18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含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132学分,选修48学分。学生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由我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被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体能训练
(专业代码:040208)
体能训练专业学生进行体能实操学习
主干学科
主要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须修满184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含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132学分,选修48学分。学生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由我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被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04
就业前景
运动训练专业就业面广,主要面向各级运动队、学校、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俱乐部等,从事教练、教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运动技术与健身技能指导与科学训练咨询、体质测评等工作。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一直位于体育相关专业前列。

点亮“分享”+“点赞”+“在看”,为武体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