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翻译"养成记":李楠英语沟通零障碍 减轻我压力

_0
_1
_2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权,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现任国家男篮翻译王润陶来说,也拉开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能够从事现在这份工作,正是从那次庆典引发的影响所开始的。


“获得奥运主办权,是全国人民都很激动的一件事。我恰好是那个时候全家搬到了北京。这7年是见证了整个北京准备奥运会的过程。我们生活在北京的人,那种喜悦感那种参与度很高涨,那时就想有机会参与到体育事业中。”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王润陶犹如隔日。

成长之路

当年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如今屡屡现身一线担任翻译工作,为中国男篮外出比赛交流贡献价值,这与王润陶当初选择出国的留学经历相关。他进入了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选择的是体育管理专业。

“那时候去美国学习体育管理的人有很多,这个专业是比较宽泛的,涉及到各个赛事的管理和运作。”王润陶回忆说。幸运的是,他所在的大学是一所NCAA一级院校,每年有一半比赛在主场进行,加上有很多名校前来比赛,这就给了王润陶许多参与实践的好机会。


王润陶留学期间在NCAA现场

“因为去的是美国,就要找契合点最高的项目,就在篮球这个契合点上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而且当时运气好刚好碰上NCAA的女篮球队来到中国,得以随队同行获得很好的一个机会,夏天来华打了3场比赛。”从此,篮球专业这扇大门向王润陶敞开了。


2019年7月王润陶在美国波特兰

当时很多人认为体育管理更多是偏向于社会性的专业,不像理工科更多要去实验室去做一些研究。可是实际从事这项工作,一要通过语言关,二是要有美国生活的经验,这两方面当时都比较匮乏的王润陶,只得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恶补。

“白天上学,晚上看ESPN等体育频道,里面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我感兴趣的,哪怕先听不懂也有意愿去学习,这对我了解美国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毕竟在篮球圈更多是美国的教练和外援,这是沟通和文化上是很好的接触方式。”王润陶对那段时间的经历总结道。

在美国学成归国后,王润陶回到国内寻觅体育翻译相关的工作。刚好当时CBA上海队的主帅是帕拉吉奥,上海从三队到一队全部使用的是外教,对翻译的需求较其他球队更大。当时任上海一队翻译的郭维盛负责了招聘,选中了王润陶进入上海队。

上海起航

王润陶表示,当时感觉自己一是缺少篮球实战技战术的熏陶,毕竟之前所学专业偏向于商业管理;二是对如何正确表达教练员的情绪拿捏不准。所幸郭维盛当时已是国家队层面最好的翻译,这就给了王润陶一个近距离学习的机会。


前中国男篮翻译郭维盛(右一)

在上海队工作所处的环境,也对王润陶的成长有利。“因为跟的是上海青年队,压力没有一队那么大,也就让我比较轻松地和美国队的外教进行磨合;而一旦到了激烈的比赛中,任何人都会犯错,包括翻译也是一样的。”王润陶说。

这一点在王润陶后来去了NBL陕西时深有体会。有一场比赛离终场还剩下不到20秒,陕西队落后1分,球权在对方手里。通常来说球发出去之后,肯定要采取犯规战术。陕西队主教练当时确实进行了要犯规的布置。

“我觉得已经跟外援强调过这句话,球发出去之后,外援正好防守持球者,但是外援一直没有去犯规,最后几秒才想起来去犯规。教练后来就对着我吼:你有没有跟他说要犯规!”王润陶谈起了这次经历,不过他对结果看得很淡,“这种情况在篮球场上很常见,所以要把工作做得更仔细,也要去选择面对这种情况。”

即使在上海青年队时期,王润陶也出现过翻译卡壳的现象。“临场激烈情况时,有时候会脑子转不过来。人脑在高速运转情况下,是会出现卡壳的情况,球队对这种情况也能够理解。”王润陶解释道,他还拿球员做了类比:“正如一个球员到了第四节,往往打不了太复杂的战术。因为经过了40多分钟的比赛,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消耗。”


在上海队的王润陶(右一)

在经历了工作的压力与挫折后,王润陶逐步摸索出了不少的经验。首先,球队每换一个教练就会换一套术语,不同的教练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到国家队与助教雅尼斯搭档,王润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同非美国教练合作,而我的英语又是标准的美式英语,所以必须要适应,毕竟欧洲的篮球术语与美国又不一样。”

其次,王润陶认为翻译工作不仅是基本信息的传递,还有对情绪的准确表达。“教练的肢体语言已经传达给球员很多,我只需要帮忙沟通,不宜再强化他的情绪。”“如果在表达情绪的同时,又表达了一个具体细节的要求,我只需把这个细节简单的告诉球员就好了。”王润陶这样认为。

在教练与球员之间的沟通,王润陶认为作为翻译需要润滑很多东西。而当目前跟着雅尼斯这种怒吼型教练时,对他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怒吼更多是主教练的情绪,有时候教练需要这种亢奋的情绪调动全队,你不能主动把这个音调给降了下来。”王润陶说。


翻译工作压力的重担时刻存在,但良好的工作环境成了王润陶的的主要动力。去年国家队赴美国拉斯维拉斯参赛时,因为孩子的出生他被篮协特批没有随队前往。就在国家男篮刚抵达驻地时,王润陶的儿子出生了。“当我在队内群里通报完消息后,所有球员通过私信等各种方式向我表示了祝贺,感到非常的暖心。”王润陶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辅佐李楠

如今在国家队辅佐李楠指导,在外人看来给王润陶增加了无形的工作压力,因为众所周知李楠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错。如果王润陶翻译错了或是译得不够准确,碰到其他教练听不懂可能还有机会蒙混过关,但在李楠面前这一套是万万行不通的。

对于这个问题,王润陶表现得很乐观,他表示:“能和李指导一起工作,真的很幸运。因为李指导的英语不光是教练员当中,在整个中国篮球圈我个人觉得都是英语最好的。他现在能够做到毫无障碍的跟外教等进行英语沟通,确实极大地减轻了我们作为翻译的工作量。”


王润陶表示,翻译是一个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可即便是会场上的同声传译,都不得不15分钟一轮换,因为人脑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不可能连续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正是他平时工作的难度所在。“教练员开会要翻译、比赛场上要翻译、私底下看录像都要翻译,这对翻译的工作量还有身体要求是相当大的。”王润陶说。

而到了国家男篮的工作环境下,王润陶更多感到了幸运:“李指导的英语在与教练员一起沟通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不需要翻译的。而且我们国家队现任助教刘鹏指导,以前在上海队合作过两年,刘指导的英语在中国篮球圈也是不错的,他同样在大部分的技战术上都能听懂的,非常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

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温暖而舒心的工作氛围,精诚合作的优良团队,这一切造就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乐观热情的王润陶。